当曼联在2018年夏窗宣布以5200万英镑从顿涅茨克矿工引进巴西中场弗雷德时,几乎所有曼联球迷都在问这个问题。

快速在谷歌上搜索一番就会发现,除了在欧冠赛场对阵曼城的比赛中有过出色表现,这名巴西球员2017-18赛季各项赛事合计为矿工出战37次,贡献4粒进球和7次助攻。(直接参与11球?我在多个数据网站上进行了核对,也看过了弗雷德效力矿工期间的高光集锦。他们都给出了同样的信息,但我还是无法相信。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不是这些网站有问题就是我的眼睛有问题。)

如果你并没有购买那些特别高大上的订阅,只能找到有限的比赛数据和视频,加上截至2018年夏天的德转信息,那绝对不会有人责怪你误以为曼联找到了卡里克的替身,这名新援能在进攻端给球队提供帮助。

于是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这个问题:弗雷德到底是个什么类型的球员?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问,敬请落座,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

简而言之,弗雷德是个防守为先的8号位球员。但是现代足球已经演变得比当年复杂得多,还像曾经那样仅仅用传统号码给球员贴标签就显得过于简单粗暴了,而弗雷德无疑也是一名非常复杂的球员。

一方面,根据球队的战术布置以及对他的使用方式,弗雷德的队内地位会在“可靠轮换”到“即便不是核心也算极为重要”之间变动。另一方面,根据球队的战术布置以及对他的使用方式,弗雷德又会在“潜在问题”和“重大问题”之间波动。

弗雷德在很多方面都干得很好,是真的很好。在其他的特定领域,他又没法挑起大梁,而在不那么擅长的领域,弗雷德可能会表现得很烂。其实球员们差不多都这样,尤其是中场,关键是球队的战术体系得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长足,同时掩盖他们的不足。切尔西的若日尼奥一度被视作“已废”的球员,无法在英超立足,但是将他置于一个合适的体系中之后,若日尼奥当选为欧足联年度最佳球员。

先从最明显的部分说起。弗雷德是一架顶级抢球机器,在过去的三个赛季里,弗雷德平均每90分钟内的成功断球次数(帮助球队赢得控球权的抢断)高居全队第一,而且遥遥领先其他队友。2019-20赛季,弗雷德平均每90分钟内夺回球权13.6次,在队内仅次于马蒂奇的13.7次。上赛季弗雷德的这项数据为11.7次,排在全队第一;本赛季则是12.7次,队内第二则是9.55次的马蒂奇。

弗雷德的逼抢数据在中场球员中也相当突出。根据FBref的数据统计,将五大联赛的所有中场放在一起比较,弗雷德的逼抢以及成功逼抢次数分别只落后于8%和6%的同行。

弗雷德的最大优势(讽刺的是,这也是他的最大弱点之一)就是皮球似乎总会自动冲他而去。平均每90分钟内的抢断和拦截数合计,弗雷德高于五大联赛90%的中场,不过真正让他脱颖而出的还是迅捷的脚步和防守本能。弗雷德的拦挡总数和阻挡传球次数均高于96%的同行,这让他成为曼联阻止对手发起反击的重要球员。

等到弗雷德赢得球权后,他的另一个强项就派上用场了。弗雷德能快速转移球权。

一旦对手布置好防守阵型,曼联的阵地进攻就会陷入麻烦。所以逼抢的核心目的就是在对手落位前完成进攻。如果你不能在对手重整防守阵型之前迅速转移球权,那在前场抢下球权也没有意义。

弗雷德就擅长完成这个任务,赢下球权后,弗雷德会第一时间将球交给更具创造力的队友,让曼联立刻发起反击。

弗雷德要做的并不是简简单单地将球传向空当区域,让队友冲向皮球。在球权发生转换,比赛场面还一片混乱时,弗雷德的功效能推向极限,他快速转移球权的能力使他能简练地交球,但真正帮助曼联发起转换进攻的还是他穿透对方阵线的直传。

实际上这才是关键。我打心底里相信,如果我们开始将这位巴西人称为“两次触球弗雷德”,他的风评会有所改变。当弗雷德的单回合触球次数不超过2次时,他就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即便是曼联已经掌握控球权了,而弗雷德出现在空当位置,只要触球次数不超过2次,他就能展现自己的传球覆盖范围。

说来可能令人惊讶,若是比较得球然后迅速交给更具创造力的队友这项能力,即“预期威胁增加值”这项数据,弗雷德能在上赛季的英超联赛高居前15名。

费尔南德斯上赛季各项赛事合计一共送出了16次间接传球,领跑全队,这点想必不会令人惊讶。队内第二是7次的卢克-肖,应该也不会让曼联球迷吃惊。不过许多人可能不会想到弗雷德也送出了7次,跟卢克-肖并列全队第二。在2019-20赛季,弗雷德与仅踢了半个赛季的费尔南德斯以5次间接助攻并列全队第一。本赛季弗雷德已经送出2次间接助攻,队中仅有卢克-肖和格林伍德(均为3次)比他更多。

这一切都源自弗雷德的位置感和球商。注意区别位置感与所谓的“站位纪律性”(后面也会说到这个话题)。索尔斯克亚的体系的基础是允许球员们持球自由移动,创造出新的传切角度,发挥各自的长处。但是想让这一体系奏效,就得有球员在队友前插后为其补位。弗雷德同样精于此道。

下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皮球运转到左路时弗雷德还在防守型中场位置,但是肖内切之后,弗雷德填补了左后卫防区。

因此,一旦情况不对,对手想要发动反击,弗雷德就可以在左后卫位置上继续干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比如夺回球权并迅速传给队友。

在转换防守过程中,曼联边后卫通常都会被轻易绕过,中卫只得到边路补位。这个时候你总能指望弗雷德补到中卫位置上,继续保持四人组成的防线站位。

到了本赛季,博格巴名为左边锋实为左中场,弗雷德的补位就显得更加关键了,教练组希望博格巴能靠近中路,不想让他防守对面的边路攻击手。这就使得肖得对上边路攻击手,而马奎尔也得在左肋部提供更多掩护。

弗雷德的选位是他比赛中难以量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多少次险情“没有发生”是得益于球员的出色站位?防守不只是有球防守而已。朝着合适的方向移动个一两步,就能阻止对手传给一名更具威胁的球员,迫使对手传向边路。每场比赛中这样的场景都会出现许多次,而有时候只有在一名出色防守人缺席的时候你才会体会到他的价值。

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弗雷德在对抗之下交出了球权,曼联防线此时还站得较为分散,立刻就遭遇了巨大威胁。曼联防线上处处是漏洞,但弗雷德奋力回追干扰了持球人的进攻,为队友争取到了落位的时间。

对手的这次进攻没有任何收获,但我们也没有合适的方式来量化弗雷德的将功补过。这次防守中并没有已经给出明确定义的“防守动作”。弗雷德所做的就是“不让对面攻击手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及“尽可能延缓对方进攻让队友落位重整防守阵型”。

上面说到的这些都是构成一名好中场的出色特质。没有哪名球员是完美的,但是只要你能掩盖球员自身的不足,你绝对希望自家中场具备这些特质。

这也正是弗雷德这名球员如此复杂的原因。对于大多数球员而言,他们的自身缺陷都是一些很容易掩盖的小问题。然而弗雷德暴露出的缺陷非常显眼。

和分析他的强项一样,咱们还是从弗雷德较为显眼的弱点开始。首先,弗雷德的射门不行,是真的不行。巴西中场的射门不单是没能成为支撑自己的力量之一,就连命中门框范围都很难做到。

不过说到底,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很多中场都不会射门,关键是你不要让他们出现在需要他们完成最后一击的位置上。

弗雷德的体型不占优势,虽然他在比赛中踢得非常主动,从不躲避身体对抗,但他的身体素质在中场区域实在太吃亏。弗雷德会在比赛中被对手轻易扛开。

比如此前曼联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弗雷德跟格雷对抗后被撞出了边线,埃弗顿也利用这次反击扳平了比分。

图注:阿达玛可能不是最合适的例子,毕竟他会以同样的方式蹂躏其他中场对手,但是其他中场也会让弗雷德吃瘪。

部分原因可能是曼联中场球员被告知要避免战术犯规,当然,我不同意这样的布置。这可以一路追溯到弗爵爷执教时期,球员时期的索尔斯克亚曾以一张红牌为代价阻止了纽卡的一次反击。之后弗爵爷对娃娃脸说:“我们这里可不兴这么干啊。”弗雷德、麦克托米奈和博格巴避开中场区域关键对抗的场景似乎并不少见。

要是再考虑到“麦克弗雷德”犯下的那些愚蠢犯规,曼联中场刻意回避战术犯规的做法就显得更加诡异了。弗雷德和麦克托米奈的犯规次数分别高于92%和73%的同行,如果没能在转换防守的第一时间或是中场区域提前战术犯规,他们通常就只能在本方禁区前下脚。很多时候他们还会在不该出脚的时候送出犯规。

我们无法列出这方面的确凿数据,但是任何球迷都明白,这类愚蠢且毫无必要的犯规很有可能会导致失球。

弗雷德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优势都是比赛中较为微妙的领域,像是位置感以及阻止危机发生之类,而他的弱点体现在比赛中更为显眼的领域,比如对抗,持球处理等。

这就使得他的弱点更容易入选比赛集锦,也让球迷更容易记住他的失误。在进攻发起阶段,如果一名球员的站位不好,可能会损害球队创造得分机会的前景,但是如果防线四人回收了球权,你可能就不会留意这事了。如果一名球员送出了一记糟糕的传球,将球权交给了对手,你一定会记住这个镜头。

弗雷德就经常陷入这样的尴尬境地,因为他不喜欢控球在脚,他喜欢得到球权后立刻交给队友。面对主动回收阵型的对手时,曼联需要自家中场球员踢得更加自信且更有耐心,对方给什么就拿什么。

当弗雷德一心想着迅速传球时,他可能会忽略自己实际上拥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完全可以转身后向前推进,而不是为了保有控球权直接回传给后卫。

正如我前文所述,最好的弗雷德就是迅速出球的“两次触球弗雷德”。当他在空当区域拿球时,弗雷德的思路总是对的,只不过传球能力会令自己失望。

由于弗雷德的弱点都在比赛中较为显眼的领域,所以球迷们会觉得仿佛他的所有失误都会直接给对手送上机会。

有时候弗雷德会尝试更有企图心的传球,结果还是不到位,让对手在球场另一端获得得分机会。

弗雷德还需要应对自己的足坛声望问题。加盟曼联之前弗雷德的名头还不够响亮,2018-19赛季的发挥也堪称灾难,于是他得到了一个撕都撕不掉的标签。于是针对弗雷德的风评很难再撼动了。即便他在比赛中出色地完成了90次微妙的工作,只要犯下一次失误,人们就只会记住这一次失误。

两次不到位的传球就会演变成“弗雷德总是传丢球”。这样的说法当然也有一定依据,弗雷德不到位的传球确实多过曼联的其他专职中场(马蒂奇和麦克托米奈),但实际上弗雷德平均每90分钟内的传球数,尤其是长传次数就比那两位队友来得多。现实情况是,弗雷德的传球到位率并不逊于其他的曼联中场。

只不过弗雷德传丢的那些球要么是直接送给了对手一次大好机会,要么是弗雷德的动作显得有些滑稽,结果就被球迷们记住了。这些镜头会立刻遭到球迷的嘲笑,并且成为流传在社交媒体上的一个梗。

然后,当弗雷德做出了一些确实比较愚蠢但对球队无害的举动时,人们就会说“弗雷德没什么用处嘛”。

有时候你不禁会觉得弗雷德总是运气不佳,比如之前对阵圣徒的比赛,弗雷德奋力出脚试图挡下对方的射门,结果只换来了一粒乌龙球。我们不妨把思路逆转一下,是弗雷德的防守能力和敏捷性叠加成了磁铁,给自己招来了厄运,因为他总是会出现在其他球员赶不及的位置上。

就像埃弗顿扳平比分的那粒进球,换成其他的大多数球员,他们在弗雷德的起始位置上都不会发生那第一次对抗。或是下图这次防守,弗雷德站在了非常合适的位置上,有机会破坏狼队的反击,但他身旁并没有曼联队友,结果狼队仍能延续这次反击。看到这样的画面,所有人都会轻易地归咎于弗雷德,哪怕真正的问题出现在这个镜头之前。

弗雷德因自身能力成为曼联队的一项宝贵资产。而能把弗雷德的弱点掩盖到何种地步将决定曼联队能走多远。

曼联极少向弗雷德施以援手。就如前文莱斯特城的那粒进球所示,弗雷德送出了一记糟糕的回传,但是在弗雷德得球之时,曼联队也没有给他提供其他的出球选项。马奎尔和林德洛夫都被人看住了,特莱斯则在边路区域,强行传给他势必会被拦截。这也不是孤例,而是发生过很多次了。

整个团队的失败通常会被算到弗雷德一人头上,因为他是最容易背锅的那个人。没错,弗雷德本可以用战术犯规(我的个人观点也认为理应如此)阻止埃弗顿的进球,但是不应该让他背负全部责任,毕竟当时后方还有队友,而曼联多名球员在角球开出被解围后的回追显得过于懒散。

曼联也确实有做得不错的地方,就是能掩盖弗雷德空中对抗严重吃亏的弱点。如果你仔细观察对方门将球门球开大脚时的场景,你会留意到弗雷德会和马奎尔换位,让马奎尔去争抢第一点,之后两人再把位置换回来。

但除此之外,曼联不论是战术架构还是人员安排都不足以给弗雷德提供可靠的支援,让他稳定地取得成功。

弗雷德是索尔斯克亚的心头好——“麦克弗雷德”组合的二分之一。这对中前卫组合能成为曼联首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是队内最佳,而是因为他们能在中场提供索帅想要的能量,两人不只能够在一周时间内多次领命上阵,还能在连番作战后保持健康。然而这对搭档只是平均水准,考虑到中前卫位置是整支球队的引擎室,这支曼联的发挥不稳定也就不足为奇了。

自2019-20赛季揭幕至今,麦克托米奈和弗雷德联袂在中前卫位置上首发了35轮英超联赛(我没有计入2019-20赛季主场迎战阿森纳的比赛,因为那场比赛曼联排出的是菱形中场)。曼联只赢下了其中17场(胜率为48.57%)。咱们就坦率地说,这个胜率还不够好,虽然我们也能列举出其他的不少原因,比如他们踢了多场费尔南德斯加盟之前的比赛,比如他们通常会出战曼联面对强敌的比赛,但是就算排除掉这些因素,他们的胜率也只有五成左右。真正会产生实质影响的单个球员就是博格巴,“麦克弗雷德”搭档中前卫时法国人是否踢左路会有本质不同。

尽管这对组合被称作“防守型中场”,两人的防守并不是那么好。考虑到他们的特点并不能互补,这也不会令人意外。

剔除对阵“英超六强”的比赛(为公平起见),上赛季曼联场均会让对手在运动战中杀进禁区10.3次(传中,传球或带球进禁区都算上)。而“麦克弗雷德”首发的比赛,这项数据会升至场均11次。确实略有提升,但也不算有特别大的影响。

而本赛季,曼联尚未对阵六强对手,除了玫瑰德比,曼联都能在控球率上占据优势。尽管场均控球率高达60%,曼联在“麦克弗雷德”组合首发的4场比赛中场均会让对手在运动战中13次攻入禁区。而其他3场比赛中,曼联的场均控球率也有将近六成,但对手场均运动战攻入曼联禁区的次数仅有4.33次。这个降幅就相当可怕了。

弗雷德或麦克托米奈都不符合“防守屏障”这个定位。虽然各自的方式不同,但两人都有在参与更多抢断和拦截时远离自己防区的倾向。

有时候你会看到麦克托米奈为了尝试断球一路跑到弗雷德那一侧的防区,如果曼联不能及时夺回球权,对手就能直面曼联防线。

还有些时候麦克托米奈会在自己的防区尝试赌博性防守,要是他不能拿下球权,弗雷德就会在中场陷入孤立。再加上弗雷德的体格不占优势,难以赢下关键对抗,曼联实际上就会让对方直接冲击防线。

对于弗雷德来说,他的自身优势(逼抢+赢下地面对决)就会变成劣势。还记得我前文说弗雷德的位置感不错吗?确实是这样,起码在防守回合的一开始能很好地体现出这点。弗雷德能占据不错的位置,但他赢回球权或至少干扰对方进攻的能力,会让他容易冲动地离开防区,在更靠前的区域尝试断球。如果目的是阻止对手打反击,这就是很不错的习惯,而且弗雷德并不一定非得赢下球权,能为队友争取到回防落位的时间也行。

弗雷德被对手过掉的次数非常多,因为他总是会陷入一对一防守的境地。如果身后有一位选位不错,能在他被过掉后给予掩护的中场队友,那就没什么问题。

但是我们需要着重强调这个“如果”,因为麦克托米奈的选位并不好,并不能在弗雷德被过掉后及时补上。与此同时,博格巴和范德贝克这类攻强于守的中场则一开始就不在能够补防的位置上,即便他们到位了,其防守能力也没那么出色。放眼曼联中场,也只有一个马蒂奇可担大任。

马蒂奇能通过自己阅读比赛的能力以及位置感弥补速度上的不足,理论上讲他能完美与弗雷德形成互补。在无球状态下,弗雷德可以前移尝试阻止对手的反击,赢下球权,持续给对手造成困扰。如果他不能断下球权,身后的队友能及时补位,并拖延对方进攻为队友争取落位重整防守阵型的时间。在巴西国家队征战美洲杯期间,弗雷德与卡塞米罗搭档时也得到了同样的掩护,这也是他在国家队一路杀进决赛的过程中显得如此重要的原因。

这对后腰搭档起初曾被对手打爆(比如2020年1月对阵阿森纳和利物浦的比赛),但是英超停摆前的那场曼市德比中,两人仅让瓜迪奥拉的曼城完成了7次射门,xG仅为0.6。本赛季对阵南安普顿一战,马蒂奇和弗雷德再度一同首发,并且贡献了曼联本赛季到目前为止最好的单场防守表现,截至弗雷德被换下之前,圣徒只有7次射门,xG为0.55。

对阵南安普顿这场比赛又像是一枚硬币一样,反映出了正反两面的情况。虽然马蒂奇能掩盖弗雷德的防守缺陷,却也暴露出了弗雷德的控球问题。

弗雷德并不喜欢持球,但是当他和马蒂奇搭档时,他又需要大量持球。马蒂奇喜欢回撤到防线上,给中场搭档腾出运作空间。马蒂奇的踢法有利于博格巴这类中场发挥,但当这个人换成弗雷德时,对手反而会刻意给巴西人留出空间和时间,专注于防守曼联的攻击手。这就使得弗雷德必须展现自己的传球功底,于是就暴露出了自己的一大弱点。

弗雷德喜欢抢下球权后迅速交给队友,但是跟马蒂奇搭档时,他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看看弗雷德对阵南安普顿时的传球路线图就明白了,对弗雷德而言实在是超纲了!

这也能进一步延伸到“麦克弗雷德”同场之时。即便我们刨除“英超六强”内战,弗雷德和麦克托米奈的触球次数差异,以及队友向他们传球次数的差异都相当显眼。

过去的三年时间里,弗雷德的平均接传球次数要比麦克托米奈多出13次,触球次数高了将近20次。就像马蒂奇一样,弗雷德肩负起了在中场指挥曼联进攻的责任,但是这并非弗雷德的强项,让他一场接一场负责如此重任几乎是人为把他推向犯错的境地。

弗雷德上赛季接传球的次数确实有所下滑,本赛季则进一步下降,几乎与麦克托米奈持平了。考虑到麦克托米奈在这方面的稳定性,似乎曼联并没有打算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打算简单地绕过中场完成推进。

曼联对南安普顿的比赛算是对弗雷德的最好总结,弗雷德在所有无球端的事情以及比赛中的种种小细节都做得很好,让圣徒踢得非常难受。但与此同时,曼联自己的进攻推进也非常滞涩。弗雷德需要扛下超出自身能力的重任,尝试用传球分配球权,他因此传丢了不少球,准确地说是13脚传球没有到位。

再加上他不幸打进乌龙的糟糕运气,就显得弗雷德踢了一场糟糕的比赛,到了比赛时间还剩下15分钟的时候,弗雷德也被教练组换下。然而弗雷德离场后,曼联就丢失了弗雷德在无球状态下的所有贡献,球队也丢掉了立足点。在弗雷德离场之前,曼联手握65.9%的控球率,射门数也以14-7领先。而最后15分钟,曼联的控球率降至53.3%。奥莱解决问题的思路是换下了频频送出球权的球员,但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少了那个先帮助球队把球权抢回来的球员。

出于多个原因,曼联今夏原本应该引进一名防守型中场。许多人认为只需要让博格巴在中前卫位置上拿出更好的表现,或是让范德贝克试试就行。曼联球迷则希望俱乐部引进一名防守型中场后能改打4-3-3阵型,而变阵的终极奖赏就是不用再看到弗雷德了。

这个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引入一名防守型中场也不代表曼联就不会再启用弗雷德了,而是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弗雷德。曼联对阵比利亚雷亚尔的欧冠小组赛证明了我们许多人已经知道的事实,博格巴和费尔南德斯出任两个8号位的4-3-3阵型是没法奏效的。

弗雷德是一名能在三中场体系中贡献优异表现的球员。他需要有一个足够稳健的防守型中场在自己身后进行掩护,好让自己放心地在更靠前的区域抢球,而在控球状态下,弗雷德又需要一名擅长进攻的同伴帮自己扛下推进球权的重任。如果换成索尔斯克亚出任临时主帅期间的那个4-3-3体系,弗雷德想必能有上佳发挥,需要记住的一点是,索帅入主的第二场比赛,弗雷德就是顶替了埃雷拉的位置首发出战。但当时经历了一个糟糕赛季的弗雷德彻底迷失了,仅仅53分钟就被替换下场。如果换成现在这个版本的弗雷德,情况应该会有所不同。

By admin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